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一周焦点 >> 浏览文章
拉动内需应考虑偿还教育欠账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p>&nbsp;&nbsp;&nbsp;&nbsp;新闻版刊登了一张照片&mdash;&mdash;河南省南阳市第32小学三(2)班的语文老师在用扩音器领着110名学生朗读课文。</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nbsp;&nbsp;&nbsp;&nbsp;尽管我本人曾经在农村高中70多人的&ldquo;大班&rdquo;听过课;也听我带的研究生说过在农村重点中学有90人的&ldquo;大班&rdquo;,但看到这张照片,仍然受到很大震动,联想到我在台湾参加学术会议的一段经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p>&nbsp;&nbsp;&nbsp;&nbsp;顾百里(Cornelius&nbsp;C.Kubler)先生是美国汉语教学界的重量级人物,曾在台湾学习汉语。在那次学术会议上,顾百里先生曾经批评大陆汉语教学的班级规模太大,不利于语言学习。其实,我们国内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班级规模,通常都控制在15人左右,很少有超过20人的时候。我长期与台湾大学华语研习所的一些汉语教师保持着友谊关系,我知道,台湾大学为许多国家培养了懂汉语的外交官。在台湾大学华语研习所,许多汉语教学是以&ldquo;一对一&rdquo;的方式进行的。</p> <p>&nbsp;&nbsp;&nbsp;&nbsp;虽说教学质量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但班级规模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在110人的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很难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学习。</p> <p>&nbsp;&nbsp;&nbsp;&nbsp;中国城乡的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ldquo;大班&rdquo;现象,原因在于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是各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欠账。</p> <p>&nbsp;&nbsp;&nbsp;&nbsp;为了拉动内需,中央政府计划投入高达4万亿元的资金,各级政府也都在考虑扩大投资。我希望那些负责分配政府投资的各级政府官员们,能够注意到这张照片。</p> <p>&nbsp;&nbsp;&nbsp;&nbsp;我建议,各级政府在为拉动内需而进行投资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偿还一部分教育方面的欠账,在教育资源不足的地方,增建一些学校,吸收一些面临就业难题的学校毕业生担任教师,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p> <p>&nbsp;&nbsp;&nbsp;&nbsp;其实,在拉动内需方面,偿还教育欠账还兼有短期和长期效应。在短期方面,扩建学校和吸收学校毕业生担任教师有直接的增加需求效应;在长期方面,从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中,会产生出更大的需求。</p>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