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春季开始,厦门市各中小学陆续开展了 “大课间”活动,目的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活动开展以来,人们对此举反应不一,焦点主要集中在学习考试压力下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上。
今年两会期间,民进厦门市委提案建议全体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到 “大课间”活动中。
据了解,目前厦门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存在场地普遍较小、体育器材不够、活动方式缺乏、项目单一、活动强度把握不好等问题。
民进厦门市委指出,教师在“大课间”活动中不但是带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辅导者。参与到“大课间”中,能够促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小限度。
民进厦门市委建议,各中小学之间加强 “大课间”活动经验的交流、体育器材的交换使用与共享。教育主管部门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对中小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督导检查;同时,把“大课间”活动列为对学校日常工作的检查、校长年终考评以及有关的工作评比内容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各校。
此外,对于部分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不完备现象,民进厦门市委提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落实经费投入。各中小学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补贴凡直接参加组织指导“大课间”活动的体育和艺术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