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基础教育 >> 中学 >> 中考辅导 >> 外语 综合 >> 浏览文章
解读09年重庆中考考试说明:各科基本都有变化(2)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情景反应

  对话理解

  短文理解

  单项选择

  完形填空

  阅读理解

  口语应用

  完成句子

  短文填空

  书面表达

  题型一览表

  笔试部分

  客观题   听力部分

  主观题

  内容与去年基本一致

  陈登林  巴蜀中学初三物理教师

  解读:“对比2009年和2008年的考试说明,物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及要求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陈老师表示,考试说明中仍然强调要重点考查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价值观,对物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能力等。

  建议:避免做题代替复习

  建议初三的同学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的复习,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建立起初中物理的知识体系。在解答中考题时,才清楚是考什么知识,该用什么知识分析问题,避免出现理解偏题或答非所问。同时,还应关注身边发生的与物理学科相关的事件,强调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是当前的趋势。

  另外,学生要避免以做题代替复习,不宜在过偏、过难的问题上纠缠,练适量的习题,然后自己进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是最有效的复习。

  在复习的后期,应将目标放在出错的题目上,或有代表性的题目上。要注重对自己出错的共性进行认真的思考,找出自己思维习惯的弱点,并改正。

  考试内容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科学内容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光学部分

  电磁学部分

  其他

  内容结构

  力学40%

  电学40%

  光学10%

  热学10%

  题型结构

  选择题(单选)26%

  填空、作图题20%

  实验探究题 25%

  论述计算题 29%

  4项内容今年不考了

  田博文  巴蜀中学初三化学教研组长

  解读:“今年中考,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资料》、《化学· 技术· 社会》、《拓展性课题》不列入考试范围。”田老师认为,虽然今年全市初中化学全部使用新人教版,试题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将加大对碳及其化合物、酸碱盐、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的考查力度。选择题和实验题所占比例分别由去年的约40%和约20%调整为43%和17%,试卷的分值比例将略有变化,但今年整个试卷的题型、题量没有变化。

  今年中考将新增9项内容:能看懂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分子、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从组成角度认识酸、碱、盐;认识溶解现象;了解结晶现象;知道金属的物理特性,认识合金;了解铝、铁及铁合金、铜的特性和应用;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同时,也删掉了以下4项内容: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了解铝、铁及铁合金、铜;上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扩展视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除外)、《联想与启示》和第6章第一节中“水溶液的某些性质”不列入考试范围。

  建议:新增考点最易考到

  田老师建议,考生应重视新增的考点,因为这些就是今年最容易考的,尤其是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及其化合物、酸碱盐的组成、金属矿物和金属材料、金属特性和应用、溶解现象和结晶现象等。

  此外,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用语、物质类别、物质俗称、物质的用途、酸碱盐溶液规律、实验基本操作、典型实验现象等基础知识,不要孤立记忆,要学会在应用中记忆。

  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用语

  溶液

  要求掌握的常见物质

  空气、氧气

  水

  金属

  常见的酸碱盐

  碳及其化合物,燃料和能源

  化学与社会

  内容结构

  常见物质35%

  基本概念和原理30%

  计算10%

  实验25%

  题型结构

  选择题43%

  计算题10%

  实验题17%

  填空题30%

  单选少一题 多选多一题

  姚安琪  育才中学初三政治备课组长

  解读:与去年的中考思想品德科目相比,今年试卷的内容结构中,单选题少了一个,多选题多了一个。道德知识比例约为20%,增加了4%,而国情、国策知识约40%,比去年减少了4%。而在道德知识中,增加了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姚老师分析,增加这一点,是让同学们更关注身边的事,自己实践中国的优秀传统。法律知识没有变化。

  国情国策知识中,增加了一点: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姚老师分析,特别增加这一点,可能首先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