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一周焦点 >> 浏览文章
“反腐”该向“反高考作弊”取取经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提“效率与公平”这个词;因为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需要,我们开始特别注意效率,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到后来我们发现发展不平衡了,发展中矛盾日益突出了,我们又有了“效率和公平并重”的发展思路。如今,公平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人民办事处理问题的大思路之一;而将公平放在各个领域,又有不同的特定内涵。

  

 

  拿今天的要谈的话题中两个关键词“腐败”和“高考作弊”来讲,就分别是政治和教育不公平的表现:腐败的根源是制度腐败,再往深处讲,是不民主的外在表征;不民主,就是权力分配不均,就是不公平。高考作弊就很好理解了,作弊的同学势必影响着整个公平竞争环境;而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就是每个读书人特别是农村孩子跳出“农门”关键的一步,不管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但至少莘莘学子是这样想的;高考舞弊,既造成不公平的客观事实,更加重了十年寒窗学子们不平衡的心理;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重庆民族造假案”一经曝光,舆论导向立即明朗化,造假考生在最短时间内就得到了数以百万计的声讨,在第一时间就收到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的拒录通知。

  

  的确,对于高考舞弊这样的事件,一经曝光,考生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后果的严重性甚至可以影响考生以后的发展前途;然而对于反腐败这样的事件,往往却未必有这样的的力度,后果的“结案”速度也往往不及前者;前不久的“邓玉娇案”不就是一个明证吗?后来看来十分简单的一个案件,为什么需要反反复复调查,得出结论后,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论证,难道仅仅是为了绝对的司法公正吗?在笔者看来,这是官员强势权力的体现;没有首先在舆论上弄清导向,含含糊糊,说到底是反腐工作不够彻底,立场也不如“反高考舞弊”坚定;山西穆新成案件也是如此,本来已经定案,然而却有人出来指出他“因信佛而热衷公益”的一些事迹,甚至有为其辩驳翻案的意思;诸如这些案件,笔者发现,有影响力的贪官东窗事发后仍然有人替他们说话,具体为什么会这样?我不清楚,但我想这绝对值得我们去思考。

         

  高考舞弊是一年一度的大事件,官场腐败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不信可以瞧瞧和珅)高考舞弊腐蚀的是教育制度,官场腐败腐蚀的却是政治体制!人人都知道,政治腐败要比考试作弊严重得多,然而为什么在处理结果上,我们可以一鞭子将考生“打死”,却往往只能将贪官“打晕”?直观的解释是:官员是强势群体,学生是弱势群体(当然不包括那些作弊的干部子弟),官员的“政治肌肉”更发达些!

        

  我们党殚精竭虑的搞了这么多年的反腐倡廉工作,绝不是为了像搞经济建设一样搞一项庞大的廉政工程,党和政府向官员提出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反腐”也是一项权力;如果连“反腐”工作都没法透明,都一波三折,含含糊糊的话,那腐败不更是不为人所知,直至永不见天日?笔者觉得,在这方面,“反腐”工作真该向“反高考作弊”取取经!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