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三、周五、周六,太原市并州北路26号,总是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各路英才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山西人才市场,赶人才招聘大会,抓施展才华机遇,寻创业发展平台,找就业谋生出路。而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的便是山西人才市场,每年它要为4000余家单位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为12万名求职人才确定就业意向。
独特的运作模式,多样化的服务手段,使它成为现代职场色彩亮丽的一道“彩虹桥”。
服务拓展新领域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全国各省、市基本上都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山西也不例外,于1984年成立了山西省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就业门路,又于1993年挂起了人才市场的牌子。
之后数年几经变迁,2004年,山西人才市场选址太原市并州北路26号,2006年又再次扩大规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山西人才市场的服务范围由单一的人事代理等10多项传统业务拓展到现在的60多项业务,不断开辟人事代理服务新领域。
几年来,山西人才市场为代理单位和代理人员接转档案11231份;为60家企业招聘面试应届毕业生700人;为35家代理单位和22家派送单位开设了养老、工伤等5种保险,代缴保险金额260余万元。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山西人才市场的一大创新亮点。“订单式”人才培养是由山西人才市场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方式,由学校按照协议进行人才培养。学生毕业以后,经过筛选,定向到指定的用人单位去工作,具有培养周期短、实用性强的特点,有效实现了人才的“量体裁衣”和“无缝对接”。
山西人才市场与山西省贸易学校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突破了以往只确定单位不确定岗位的单一模式。山西省贸易学校校长阎图强表示:“此次与校方签订人才订单,不是单纯预定毕业生,而是提前一年到学校培养‘准员工’。本来一般新员工到用人单位有一年的适应期,而现在把磨合期放在学校,可以缩短人才的培养时间。”
广引贤才壮三晋
2009年是山西省进京招才引智的第6个年头。作为政府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山西人才市场以为山西引进人才为己任,在过去几年的北京招才引智大会及其他招才大会上,始终将收集人才信息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收集各类高级人才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积极开展人才推荐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