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学生实施的这项调查,印证了外界的一些调查。一家招聘网站自2002年起开展“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到2009年,国企首次超过外企,成为最受青睐的企业类型。
据周立群分析,“国进民退”趋势的出现,与毕业生的求稳心态有关。在天津14所高校的调查中,58.66%的受访者把“工作稳定程度”作为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甚至超过了“薪酬”。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外企和民企大量裁员,给求职者造成了“不安定”的印象。
2009年南开学生所做的同类调查显示,金融危机过后,外资企业由最受欢迎的单位类型,下挫为支持率最低的类型。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天津三类院校毕业生的预期薪酬差距明显,“211工程”重点院校平均预期月薪为3068元,非“211工程”院校为2866元,独立学院为2517元,依次递减。
而创业意向方面恰好相反。此次调查中,15%左右的毕业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这一比例在2009年不足5%。其中,“三本”院校毕业生中这一比例高达18%,“二本”院校为13%,而“一本”院校仅为8%——当找到工作相对容易,风险较大的创业就成为次要选择。
“缺少资金”被选为可能导致创业失败的头号因素。而在创业资金来源上,60%靠父母和亲友投资或借贷,17%为个人积蓄,申请银行贷款或政府创业基金的项目不足10%。
调查还显示,工科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好,法学类专业失业率连续3年在所有学科门类里最高。不过周立群教授强调,南开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可能会受到地域限制,我国东中西部差异较大,各地情况并不一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