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政策法规留学信息 政策法规国际动态 经验中介政策 成功案例经验分享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出国 >> 留学 >> 留学信息 >> 留学信息 >> 浏览文章
刚性需求造就海外“文凭工厂”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一份针对美国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审计报告发现,自2003年开始,该校410名拿到学位的外国学生中,只有10个人真正完成了所有必修课程。审计报告指出,这些学生大多数是中国人,也有一些来自俄罗斯。

从上述描述不难看出,这所狄克森州立大学正是网民口中的“野鸡大学”。其实,钱钟书先生早在其小说《围城》里就对这类大学进行了冷嘲热讽,然而,小说主人公方鸿渐所上的“克莱登大学”如今已呈产业化经营之势。不止美国“野鸡大学”大做生意,翻查以往的新闻发现,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都有面向中国留学生的“文凭工厂”。那么,为什么这些海外的“文凭工厂”能够如此轻易地赚取中国人口袋里钱的呢?

所谓有需求才有市场,中国普通家长和留学生对于“洋文凭”的盲目信仰可能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方面,一些“知假买假”的“刚需”才是“文凭工厂”赖以生存的“坚强后盾”。

前一段时间,“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指证“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称其所谓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实为不折不扣的“野鸡大学”文凭。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名人学历造假的质疑也由此掀开帷幕。也有一种声音表示,唐骏们的经历证明,学历并不重要,然而,这就使事情陷入了一种悖论,既然不重要,唐先生何苦要披一身“鸡皮”呢?

不能否认的是,在时下中国社会,尤其是官场上,文凭就是敲门砖,一纸不知所云的海外文凭成为众多公务员、官员及职场精英们的晋升砝码。正因如此,不管是社会各界还是政府官员都对国外文凭趋之若鹜,更不惜重金购买。

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在现有的制度下,利用假文凭谋取利益的风险几乎为零。由此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游戏。那么真正的输家是谁?是徘徊在“游戏规则”之外的芸芸众生?是被瓜分的社会资源?还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度?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