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信·招生考试平台-努力做中国顶尖创新性人才选培的教育智库河南招生网山西招生网四川招生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招生信息网 | 2024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旧版

“中考体育提分”的第二天, 培训机构就挂牌了, 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上周末,家长们讨论最热烈的一个话题就是:体育和艺术将在中、高考中的分值提升到与语数英持平,鸡娃的路线图要重新画吗?

10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体育和美育纳入中考新政提出了指导意见。

两份《意见》全文很长,关于体育部分的指导意见概括起来,跟每一个家庭相关的是这几点:

1.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要达到语数外同分值水平

2.立即启动体育在高考中记分的研究。

3.鼓励中小学生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布置体育课外作业。

4.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学校需完成体育教师队伍、器材设施建设。

虽然体育和美育的重要性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了,但根据最新发布的《指导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在谈起中国的教育时,“不重视体育”,“不重视美育”一次次被拉出来抨击,下一代身体素质令人捉急。

为什么大家知道身体素质重要,知道没有审美等于文盲,但家长和学校还是不重视孩子的体育和美育,还拼命压着孩子刷题?

道理很简单:中、高考分值不高。

好了,这回儿中考明确了,高考也在研究怎么考了。到2022年,体育的分值就要和语数英持平,体育老师终于翻身上主课了!

家长群就又开始呜呼哀哉了——不合理。不同意。

看微博不少唱衰声,甚至还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以后猝死的就更多了。

是挺难的—— 不动,身体素质差;动了,谁还能保证不出个意外呢?出了意外谁担责?

重视体育,国计民生

首先对于国家出台这个《指导意见》的初衷,我是举双手赞同,真不是因为求生欲强。而是无论从自己经历还是阅读经验来看:对青少年儿童来说,体育锻炼实在是太太太重要了!

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我就是那个从小一到体育课就“头疼脑热来大姨妈”的沙发土豆——运动多累啊,女生就要在体育场边优雅得聊天才好。

过了30岁,我才渐渐发现运动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好处。我身边也有很多“准中年人”、“中年人”跟我一样,大家都渐渐为小时候“没有养成运动习惯”买单,一把年纪跑起了马拉松,干起了力量训练,跳起了广场舞。

我有时会想,如果我从小就有1-2个坚持的体育运动,我的视力会不会就没有800度那么可观了?如果我从小就坚持有氧训练,30岁后再起步会不会就不那么喘了?

所以现在娃6岁,对他的户外运动,我都有一种补偿性、强迫式的坚持。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脑科学研究揭示了运动对大脑的好处。当人在运动时,会刺激产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这样的神经传导物质分泌物,这些物质能促使神经连接。

运动使大脑加速运转,拿老鼠的实验显示,有运动的老鼠负责记忆的海马回比没有运动的老鼠大了15%,重9%,神经细胞的树状突和突触增加了25%。

所以,成人脑力工作者疲劳不光靠休息,出去跑几公里反而能柳暗花明。孩子也是一样,做题做累了憋死磕,不妨出去散散步,跑几圈。

很多家长抵触体育的理由是认为,孩子学业已经很忙了,再要应对体育岂不是更没有时间?以前10点才能睡,以后估计运动完11点才能睡了。

如果这件事从另一方面来看完全不是这样。科学证明体育运动是学习的催化剂,过去因为埋头刷题导致的大脑迟钝,之后能通过适当运动进行缓解,提升效率,你怎么能说体育是在浪费时间呢?

“体育应试”,操作有点迷?

就我所在的家长群体反馈,大家其实不是不赞成重视体育运动,而是对体育应试化的质疑。尤其是最初几年,不知道会怎么搞,更不知道搞成什么样,压力很大。

“体育应试”对矛准国外升学,国内双语学校的那批家长,早就不陌生了,在鸡血体育这条路上他们先行打出一片天。

足球、篮球、胖球那些大众体育项目早就不吃香了。高尔夫、马术、板球、冰球、棒球、橄榄球、击剑、皮划艇、帆船、花滑……这些“洋运动”才能彰显出孩子的独特性、领导力、毅力以及贵族精神。

国外大学升学看重体育运动,中国家长觉得这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应试体育到我们这儿,为啥就有那么多反对声了呢?

家长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国外体育运动是个加分项,并非必选项。天生“体育渣”还是能靠奥赛进名校的。

那些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给孩子选择体育项目,有文化和兴趣的考量——孩子要去一个崇尚体育的国度,总要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社交工具吧。

再说,走专业体育生这条路到能升学加分,可不是每个人咬咬牙就能走的,难度不亚于赢得最强大脑。天赋自不必说,其中的时间、金钱、精力的付出可歌可泣。

最近几年大出风头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陈巍,周知方成功背后,离不开华裔“虎妈”倾尽全力的成就。

羽生结弦(左)、陈巍(中)、和周知方(右)

但体育成为必考项目放到中、高考必考这里就变成了必争之地。如果体育教育动真格,那反馈在分数中就是要考出差距,那真的是“一分一操场”—— 决定你能进市重点还是区重点,可能就在于立定跳远能不能多跳0.1米。

这分要不要?这分怎么怎么要?无关社交和兴趣,现实就摆在家长面前。

网传中考体育教育培训机构,已经火速挂牌了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你看,敏锐的体育培训机构已经在挂牌了,健身房办卡的教练摩拳擦掌准备转行。下一代体育素养能不能培养起来还未知,但大家都说:体育培训的春天来了。

培训费,培训时间,你都准备好了吗?

你说我不花钱,行吗?估计到时候还是会忍不住。体育运动除了苦练绝对是有技巧的,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我在学自由潜之前,静态闭气的时间1分钟顶多了,4000块大洋一交,一节课结束我就能一口气憋2分半。我合计着花4000给自己补数学都未必能得到150%的进步呢!

网友“枕石漱流”的评论

印象中我小学的体育老师,除了早操喊节拍特别专业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专业知识的传授,比如跑步的正确姿势,800米如何控制节奏,立定跳远如何发力,扎马步的动作要点等等,很多技巧我都是跟健身房教练学会的。

体育考试改革后,学校的体育教育能跟上吗?我更担心的是,如果体育培训变成一门应试的生意,有多少学生能真正因此热爱体育,又有多少贫困家庭被拒之门外?

当然,也先别急着慌,大方向我们知道了,具体还要看落实。

强健体魄和高尚的审美

不靠考试,靠氛围

无论体育还是艺术,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如果孩子没有天分,家庭没有资源,绝对不建议成为专业玩家。

但是养成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关乎他们一辈子的健康和幸福,的确是所有家庭都要重视。但这是即便体育和艺术纳入中考、高考考核,也未必能实现的结果。我们语文考试考古诗词,可离开了考试又有多少武亦姝呢?

网上现在已经有不少“体育考试攻略”了,比如“提前踩场地,平时训练120%,具体还得看临考表现”的说法。对这样的“考试攻略“是否能培养出热爱体育的一代人,我表示怀疑。

归根到底,一代人的强健体魄和高尚审美,不是靠考试,不是靠培训,而是整体的氛围。

在美国的华裔朋友常跟我聊起:两个孩子一放学就各自去自己的体育俱乐部训练,忙得不可开交。几个家庭拼一个教练,父母周末去赛场做志愿者,给孩子们加油也是家常便饭。

他们承认自己也会有一些功利的想法,但最后能坚持下去的,更多是对项目的热爱,以及受崇尚体育的氛围影响。

她们家开车10分钟就有一个非常平价的高尔夫练习场,从8、9岁的孩子,到8、90岁的老人,都可以去挥杆,享受运动的乐趣。

在上海,虽然现在体育场馆越来越多了,但粥少僧多是一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但要说起体育运动的氛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圈子的热度,还是远远不够。幼儿园的孩子周末都很难约出来踢球,都在培训机构训练思维呢。

疫情前我们经常会去家附近的大学篮球场玩,现在大学、中学、小学都大门紧闭,我想给儿子找一个能打打篮球的户外场地还是挺不容易的。

至于社区室内室外开放的运动场馆,我们也不好意思跟老年人抢不是?

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