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信·招生考试平台-努力做中国顶尖创新性人才选培的教育智库河南招生网山西招生网四川招生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招生信息网 | 2024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旧版

河南两会进行时!关于教育,代表委员这样建言献策

1月13日

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

1月14日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聚焦河南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他们提出了哪些建议

关注哪些热点话题?

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声音!



河南省政协委员


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王洪彬



图片


“聆听报告之后很振奋,深深感悟到推动产业发展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制造业,制造业强则经济强。”


在2023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彬带来的提案是“提升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河南制造业创新中心面临哪些“难题”?


从2017年初开始,围绕制造业的创新驱动,河南启动了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遴选和考核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先后确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19家,正式认定16家省级创新中心,其中1家晋升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通过对我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走访发现了不少问题。创新中心的种类繁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归口部门各不相同,导致资金使用不够集中、审批不够便捷,扶持资金不足。对创新成果的激励、管理、运用和保护缺乏知识产权政策指引。我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多以科研人员为主,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法律层面的人才。”王洪彬表示。


对此,王洪彬建议,针对我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建议整合创新资源、统一管理,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植力度。同时建议出台相关细则,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方面划清成员单位与创新中心的知识产权边界,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入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建议加大政策激励,鼓励制造业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充分释放能量,转化为创新高地,成为换道领跑的基石。


学校抢抓这一波“机遇”有何优势?


 在王洪彬看来,强化创新驱动正在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这对于河南科技大学来说既是责任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加坚定了学校助推制造业强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那么,学校抢抓这一波“机遇”有何优势?王洪彬表示,“河南科技大学有基础和条件,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工科优势突出,具有产学研合作的传统优势和金属材料、轴承、齿轮、车辆、新能源等特色学科优势,与我省制造业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


王洪彬介绍,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11个创建世界一流的学科,河南科技大学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围绕材料和装备制造领域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持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1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和“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学校牵头与企业共建2家国家级首批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3家省级产业学院和行业特色学院。学校与中国一拖、中信重工、洛阳LYC、中机十院和洛阳轴研所等知名企业共建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87个,与规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47个。”王洪彬表示。


在王洪彬看来,学校牵头与企业共建河南省“龙门实验室”,作为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将成为引领新材料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因为其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已建立了6个重大项目+9个风口产业项目+38项前沿探索课题等大课题群,通过揭榜挂帅开展联合攻关。


“下一步,河南科技大学将认真贯彻省两会精神,积极开展科技助企赋能行动,参与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拓展与规上企业共建高质量研发中心,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王洪彬希望,能为加快河南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建设制造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证。


河南省政协委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王清义



图片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如何发挥高校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强大助力,是河南省政协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长期关注的热点。


2023年河南省两会期间,王清义带来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提供支撑”的提案。


“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普遍与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王清义看来,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需要。高校也是河南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南应该怎么做?


在王清义看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校价值,助力河南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和策源地。我们要吸引高端人才扎根地方,结合河南政策,坚持因校制宜, 健全引才体系,全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务实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王清义表示。


“我们要鼓励毕业学子留在地方,主动宣传河南政策,强化与地方企业对接,积极营造浓厚氛围,让学生有充沛的动力、充分的意愿留下来。”王清义认为,应培养各类人才建设地方,成为河南人才供给的源头活水,成为河南振兴发展的强大助力,服务国家创新高地建设。


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王清义提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和生力军,在立足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聚焦需求,紧扣特色产业需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打通“政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深挖河南现有资源,全力寻求科研突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如何强化“以文化人”?在王清义看来,高校是焕发城市活力的新高地,既是城市建设的文化象征,也是城市发展的微缩图景。


他建议,一方面要让大学的精神文化走出去,影响、感染广大群众,争当表率模范、引领社会风尚,为河南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驱动力。另一方面要让河南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走进来,全面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实现这一“愿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做了哪些探索?


“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获批黄河实验室研究基地,工程学科进入ESI 排名前1%,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60多项, 有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获批省部级平台45个……”提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所做的探索,王清义如数家珍。


王清义表示,为聚焦产学研用,打造服务发展“新引擎”,学校与信阳市委市政府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江淮校区 正式启动后,学校明确了江淮校区与郑州主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办学、 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模式。


“即以江淮校区为载体,围绕信阳市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传统产业高位嫁接,主动对接信阳市和罗山县产业发展需要,整合链接资源,加强成果转化,加快项目落地,实现产教融合、产才融合。”王清义介绍。

王清义提到,为聚焦国家战略,建设服务发展“新高地”,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对接政府和企业,融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如何让人才队伍“大”起来?王清义表示,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加大博士引进数量,使拔尖人才总量在人才总量中的比重显著增大,占比近 50%,实现三年博士倍增。2022 年学校全年引进博士161人,全职引进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刘俊国教授和国家杰青李伟华教授作为学术副校长,以引才育才形成的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释放。


“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对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期待前所未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这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王清义表示,我们要坚守初心使命,潜心立德树人, 矢志科研创新,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贡献高等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河南省政协委员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郭改英



图片


今年的河南省“两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不辜负沉甸甸的期许和重托,会前,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郭改英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在认真调研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共撰写提交提案、建议4 份,内容涵盖“加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促进我省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强化大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等方面,力求积极反映行业关切、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如,在加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我认为,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交界,孕育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小浪底水利枢纽又是治理黄河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工程,河南理应成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节点和特色高地。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为此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省级主管部门应制定出台《河南地市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规划》,调动地市主观能动,汇聚河南集体力量,纳入“文化强省”的细分重要主题。以传播中华文明的“河南贡献”提升河南在全国的形象与话语地位。二是建立互动机制。支持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并与民营企业、网络自媒体用户增加沟通,顺应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规律,出台相应激励措施,构建多方协同互动机制,共同汇聚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情感空间,展现河南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青春气质。三是推进深度融合。围绕黄河文化主题,在资本、项目、研究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媒传文,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与导向作用,推进文、旅、媒深度融合,使河南成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特色高地,黄河国际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四是做强数字传播。以黄河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目标,坚持视觉化、移动端、交互性的内容策略,充分利用直播、动漫、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技术,不断壮大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数字洪流,增强全球用户的体验感和穿透力,真正讲好新时代、现代化河南的黄河故事,传播好最生动最美好的“河南-黄河之南”的声音。


河南省政协委员


商丘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坚



图片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除少数学生归属学术型人才培养类型外,绝大多数学生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其就业率无疑是衡量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


河南省政协委员、商丘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坚长期关注这一热点问题,并在2023年河南省两会期间,带来了“关于促进我省产教融合、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力度”的提案。


现状:数据显示省内21所高校就业率下滑


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全省普通、职业本专科毕业生分别为59.34万、65.7万、67.84万,均居全国之首。


张志坚介绍,省委、省政府围绕如何实现我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毕业统筹擘画,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受经济、疫情等复杂因素影响,从我省公办本科高校2019—2021年间的就业率数据看,有21所高校就业率下滑。


究其原因,张志坚认为,主要是就业者的技能与产业的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如何破解上述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难点:高校人才培养与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


张志坚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三个原因:


“首先是我省高校人才培养与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根据我省新兴战略产业、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18个重要产业所需人员数据显示,研发人员需求为2%,开发人员需求为13%,技术支撑人员需求为35%,安装、调试、维护人员需求为50%。”张志坚表示,2021年底,我省57所本科高校,特别是38所公办本科高校对上述重要产业实际需求关注不够,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


“其次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不足。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未能获得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张志坚说,加之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经费支持、利益补偿、法律法规、约束机制等政策支持、指导和调节不够,导致他们与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不足。


在张志坚看来,还有一个原因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数量偏少。“2020年以来,我省认定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66个,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342个,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每校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不足3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平均每校仅6个。”


建议:促进产教融合、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当前,我省正在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等十大战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急需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三型”人才。为深化我省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张志坚提出以下建议:


尽快优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明确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建设主体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支持配套政策,为企业和高校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措施保障。


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强化我省1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产教融合实训环境、平台和载体建设。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发适合产教融合项目特点的多元化融资品种,做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配套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保险专门确定费率。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支持企业、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创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成果转化链条,提升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鼓励企业设立产教融合基金,用于支持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税收优惠、财政奖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厚植企业承担高等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


河南省政协委员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穆瑞杰



图片


提案一:关于创新驱动河南省预制菜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关于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穆瑞杰建议:


一是构建预制菜平台体系,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依据预制菜产业需求为导向,建设一批预制菜技术创新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二是全面强化基础研究,提升预制菜行业创新能力。瞄准我省预制菜产业发展中比较优势的畜禽预制菜加工领域开展目标导向性的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创新难题。


三是构建良好预制菜科技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协同能力。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通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的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全过程协同发展,打造创新要素、资金、政策和人才聚集的创新体系。


四是要提升装备自主创新水平,实现预制菜工业智能化发展。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成套化核心装备与集成技术开发,提升我省预制菜加工装备制造业的原创能力。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夯实预制菜产业人才支撑。要制定科技人才培养长远规划,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实施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行动。支持建设河南省现代预制菜行业学院,推进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


提案二:关于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关于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穆瑞杰建议:

一是规划引领,做好乡村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从过去以乡村旅游景点式规划开发转变到以区域性乡村振兴综合规划开发为主,提升区域综合配套。


二是开展乡情教育,研学赋能乡村传统文化。建议各地政府在广大乡村开展乡情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热爱,为传统文化找到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建议政府研学教育经费向乡村地区倾斜。


三是避免短视,构建长期引导评价机制。建议乡村项目经费拨付机制从一次性拨付转变为长期评价性奖励拨付。


四是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区域产业分工。建议种养殖业品牌化增值、规模化增效;美化乡村环境,吸引乡居休闲配套;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五是强化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建设,培育“乡村旅游能人”。 建议设置“乡村旅游管理”等新农科人才培养专业,培养乡村旅游专业人才。


提案三:关于乡村节事助推河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关于乡村节事,穆瑞杰建议,将乡村节事发展纳入政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政府在乡村节事策划和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规划,整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整合一批有特色、有文化内涵、有竞争力的乡村节事。


同时,要充分发掘本地乡村文化的内涵,通过节事活动展示传统风俗,保持固有特色,形成丰富多样、富含品味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要突出体验,发掘乡土文化,在“土”“农”“乐”上下功夫。


他还建议称,要依托郑州、洛阳等大中城市的核心景区集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乡村康养、休闲农庄、创意农业、节事会展培训等项目,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利用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茶叶、鄢陵花卉等特色农业资源,优化提升乡村节事活动的价值和功能,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河南政协委员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周保平



图片


河南省政协委员、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保平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河南职业教育高地上起高峰”的提案。


据周保平讲,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2022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也是职教大省,共有职业院校520多所,在校生268万人,职业教育规模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努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日益完善、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我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在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保平说,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和制度创新力度。2021年,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我省成为7个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之一。近年来,河南始终将发展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强力推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选择职业教育,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致富、技能报国之路。


“但是,我省职业教育高地还不够宽,高峰还不够多,在56所全国‘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中,河南只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所(A档,全国前十)。”周保平认为,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我省教育经费投入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投入力度仍与日趋增长的办学规模不匹配。按照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标准,我省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的学校不足两成,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等建设经费仍有极大缺口,亟需加大建设经费投入。二是河南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有待优化和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科教融汇是新方向。目前我省已组建了20个独具职业教育特色的骨干职教集团,但是支持职教集团运行的政策还不详细、不具体,执行有困难,职教集团尚未全面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三是产教融合不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缺少有针对性、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企业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参与生产的政策依据不具体,产教融合实施有困难,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之间人才需求信息沟通不畅,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与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


周保平建议,要切实加大投入,建好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到2025年,我省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将不低于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本科在校生将达16万人。目前,我省仅有1所职业本科学校(民办),在校生不足万人。基于河南人口大省、生源大省、职教大省的地位,建议我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育人能力。在此基础上,聚焦高峰加大投入力度,以“十四五”院校设置为契机,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级高水平高职学校为基础,建好一批公办职业本科学校,建好河南职业教育高地上的高峰,建成河南职教品牌,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层次、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


要推动制度创新,引导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立足河南、兼顾周边、放眼全国,加大投入支持一批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推进河南省骨干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进一步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拥有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助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河南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双元”育人政策落实落地。周保平说,我省现有高职院校99所,在校生138万人,但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布局结构还不能很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因此,建议我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明确具体实施举措,推动高职院校主动服务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发挥行业产业优势,鼓励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打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切实打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形成产教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全力培养产业发展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工程”贡献高职力量。


河南省政协委员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林



图片


“扎实推进技能河南建设,教育系统要调整发展思路。”河南省政协委员、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林建议,把本科教育的主体和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教育整合成为职业教育体系。


在张林看来,促进职业教育成为拾级而上的完整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才能为技能河南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张林认为,应引导每一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彩路径,而不是把考上“好”学校、走学术研究等作为人生的唯一选择。高等教育应走出“象牙塔”,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他建议,在每个专业设一个专业建设委员会,吸引行业企业技术和人资部门人员为办学全过程提供咨询指导。从生产经营一线挖掘研究项目和课题,致力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教材建设也应当保持与行业企业的同频共振,走出学校专家教授编写教材的范式,广泛吸引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参与教材编撰,将最新的技术规范和工艺要点及时反映到教材中。”张林表示,还应切实提高实训和技能鉴定评价能力。


河南省政协委员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王燕飞



图片


案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以信息化全面赋能教育,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多选择、更加便捷、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个性化学习需要,方能实现“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助力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构建。数字化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但存在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有待提高、学生数字化学习素养急需养成、基于数字化的大学治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应用教育数字化进行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建议:


1.搭建教育数字化平台。2022年教育部推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建立了试点省、试点校,积极探索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制度,鼓励高校和教育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为构建统一标准规范体系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支撑,建设教育数字化相关的基础设施,确保系统的互联和数据的互通。建设数字教育资源等。


2.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创设覆盖“教—学—管—考—评—研—训”的教育业务数字化场景,构建软硬一体生态系统,实现教育业务的高效化、简易化、精细化、人性化。建设易用、适用和实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能够使师生便捷、精准地获取优质资源,让师生有参与感、获得感。


3.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教师和学生需要实现从智能设备使用者到数字素养具备者的转变,从观念和方法方面适应“互联网+”教与学的需要,强化信息化教学技术及应用的认识和实践,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河南省政协委员


民进河南省委员会秘书长 李远



图片


基础教育乃民生大计。“双减”政策落地一年多来,备受家长期待,社会瞩目,落实成效更是有目共睹的。


持续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既要从源头发力,打好双减“组合拳”,也要守好中小学文化课试卷、试题“质量关”,全链条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到位。今年省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员会秘书长李远告诉记者,他带来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文化课试卷命题管理的建议》的提案。


“有一个存在多年却常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往往是秋季学期刚开学,打着第二年小升初、中考、高考旗号的各类“模拟试题”“模拟卷”“冲刺卷”“仿真卷”“押题卷”,已经“满天飞”,充斥各地新华书店教育读物柜台、中小学校教师案头、中小学生课桌和书包。这些试卷的命题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甚至粗制滥造,不仅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李远认为,中小学文化课试卷试题市场的规范管理,对于落实“双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准入门槛低,“三化”现象需引起重视


“与教科图书出版行业相比,试卷试题出版行业的政策相对宽松,且准入门槛较低,进而导致试卷试题的泛滥。”李远还注意到,由于准入门槛低,出版社和书商们在试卷试题的选题规划、产品分销和教育市场营销方面存在过度竞争的情况。


在李远看来,目前试卷试题行业存在内容同质化、竞争无序化、宣传虚假化的“三化”现象需引起重视。他表示,近年来试卷试题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出版社或者教育公司为了更好地生存,常以高额回扣来打开市场、维护客户,也会在试卷试题出版发行阶段联系对应的学校或部门,来降低分销成本,出现竞争无序化现象。


同时,目前市场上的试卷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存在严重的同质化趋势。书商们雇用几名在读大学生,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能轻松“命制”一套试卷,很多试卷试题在选题策划中存在模仿抄袭其他试卷试题的现象,使得试卷试题市场陷入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内容同质化现象出现。


此外,试卷试题出版行业宣传虚假化现象突出,尽管许多试卷试题涵盖多种科目并且冠以“名校”“名师”各种名头,诸如素质教育、新课程、考试冲刺等,然而这些吸引人的名头只是一些出版商使用的广告标签,其内容与广告没有任何的联系。


【建议】将试卷试题命制权纳入法律范畴,把命题权还给教师


中小学文化课试卷试题命制是教师从业的一项常规、综合性工作,是一名教师综合能力素养的集中体现,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的关键环节。提升中小学文化课试卷试题命质量,李远认为可从政府监管层面和试卷试题命制体系建设两方面进行着手。


从政府监管层面,首先是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将试卷试题命制权纳入法律范畴,没有教师资格或试卷试题命制资格的人,严禁编制试题试卷。其次是必须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使出版商在发行试卷试题时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再者是规范试卷试题行业竞争,不断增强试卷试题出版机构和书商的责任意识。


从试卷试题命制体系建设层面,不仅要设立专业命题机构,加强各级教育考试院(原招办)附属专业命题机构建设,同时各地应建立命题人员遴选制度,明确命题人员的资质条件,明确遴选条件、程序和办法,加强命题人员培训,而且可以通过完善命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及有关专业人员参与命题工作的积极性。对参加命题的教师,学校应按其原课时计算教学工作量,享受相应绩效工资待遇。

河南省人大代表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杨艳萍



图片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凯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抗稳粮食安全重任、建设亿万级现代食品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原农谷”等等。粮食安全即包括数量、质量安全,也包括产业安全,保障粮安全要牢牢把好科技关。


一是要加快种业发展,牢牢掌握粮食种业的自主权。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但种业技术应用与部分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跨国种业的分子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技术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4.0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着力推动河南小麦及特色作物种子繁育,解决种业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充分调动种业科研院校、企业和种业工作者积极性,深入开展种源安全和种质创新与利用联合的攻关,力争在粮食安全领域研究中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二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新技术,赋能粮食全产业链。构建粮食生产“互联网”生产体系,实现粮食生产的灌溉、施肥、打药等精细化,缓解资源约束;运用“大智云物移”技术,实现从粮食的监管、收储、加工、粮食交易、品种安全、应急保供等各业务场景有待深入探索实践;创新储粮生态系统、仓储物流信息等技术,满足粮食保质减损需求;创新粮食精准化、智能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面向大健康、大餐饮食品及营养健康的需求,靶向开发营养与功能性等。


三是要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粮食产业普惠共享。建立包括种质资源、农业新技术、作物新品种、农资市场供求信息、农业政策等在内的区域性共享数据库。推进可开放数据资源互联互通,鼓励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加快建立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粮食类企业要以“中原农谷”建设为纽带,贯通产学研用等关键环节,推进高校与规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建设,促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主体积极开展深层次、多学科、跨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依靠合作创新激发科技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力,强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种业、粮食、食品三体聚合,构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河南省人大代表


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刘继中



图片

民有所求,“会”有所应,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新举措令人关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作出重点安排,将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


对此,河南教育工作者有哪些心声?1月14日,省人大代表、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继中接受顶端新闻·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当下之要与发展之策。


刘继中是许昌市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0余载,对于如何促进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他谈了自己的想法。


“2021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主要是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让学生自由、健康、活泼地成长。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落实‘双减’工作,主要是做好‘加减法’两篇文章。”


刘继中介绍,做“减法”,减是要减负担,是措施,是要“压总量、控时间”,切实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比如实行“精品作业”,教师会注重作业与课程的衔接,突出在游戏中学,在实践中记,在读物中悟,这样的作业更贴近学情,更能吸引学生乐学善思,以“精品”确保“双减”减量不减质。


其次,做“加法”。加,是要提质量,是目的,通过推进家校共育,让学生既“学得饱”又“学得好”。


“通过做好‘加减法’,现在,在许昌已经初步出现了从政策‘要你减’到家长‘我要减’的小小变化。所以,我想说的是,学校要和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双减‘落地见效,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才能成就孩子们的高效人生。”刘继中说。